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7)第二期

新平县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发布时间:2008-01-17 来源: ]
新平县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继林  杨奉文
(新平县草山饲料站  新平,653400 )
 
    摘要:新平县彝族傣族自治县天然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地方民族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新平县天然草地退化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草地畜牧业发展。本文概述了新平县天然草地概况及利用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平县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的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天然草地  利用现状  发展措施  新平县
 
    天然草地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地区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良建设水平。为了探讨新平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对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平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 新平县天然草地资源现状
1.1自然经济概况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于1980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位于云南省中部。北纬23°38′15″~23°26′05″,东经101°16′30″~102°16′50″。地理位置上属哀牢山中段,东与峨山县毗邻,东南与石屏、元江接壤,西南与墨江县相连,西邻镇沅县,北隔绿汁江与双柏县相望。总面积4223km2,最大横距102km,最大纵距88km。全县山区面积4139.6km2,占总面积的98.2%。海拔422m至3165.9m,年平均气温17.4C,年平均降水量946mm,县内气候受海拔高差影响,呈明显垂直立体气候。全县辖4个镇、8个乡、120个行政村(办事处),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达270101人。
1.2草地资源概况
    根据调查,全县草场毛面积31.82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其中可利用面积28.64万hm2,约占草地资源总面积的90%。可利用草地资源中,山地草丛类草场8.93万hm2,占总面积的31.18%;林间草场可利用面积9.71万hm2,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3.90%;灌木林草场可利用面积7.25万hm2,占总面积的25.31%;其他类草场可利用面积1.37万hm2,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4.78%。全县连片草场20—66.67hm2的有888片,3.6万hm2,占14.13%;66.67—666.67万hm2的有1070片,14.31万hm2,占74.99%;666.67—3333.3万hm2的有52片,6.35万hm2,占24.89%;面积最大的连片草场4600hm2,占1.8%。全县天然草地鲜草产量191.6万t,可利用牧草产量76.6万t,理论载畜量为8.4万个黄牛单位,2006年大牲畜和山绵羊存栏折合9.92万个黄牛单位,超载1.32万个黄牛单位。
1.3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新平县自然条件优越,水热条件较好,牧草种类多,宜于饲养各种食草家畜。但是,长期以来,饲养的食草家畜处于“自然放养”、“四季游牧”的状况,草地资源开发不充分,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3.1草场使用权不固定,草场只用不管
    由于传统习惯,放牧主要是自由放牧,有的为猪、牛、羊混牧,村寨近的草场,放牧过重,可食牧草产量下降,牧草品质变劣,离村寨远的草场,放牧过轻,利用极不充分。
1.3.2农、林、牧相互争地
    由于农业区划未能很好贯彻。一些地带,由于光、热、水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草场被大量开垦为耕地或用于植树造林。
1.3.3天然草地退化严重
    目前永平县天然草地退化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杂害草侵入和危害面积大,优良牧草被排挤。据兴平县草地资源调查,全县仅紫茎泽兰侵入的天然草地面积及达4万hm2,占可利用草地的14.4%,由于紫茎泽兰的侵入,优良牧草产量下降,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1.4人工草地现状
    1982年由玉溪市、兴平县两级畜牧部门组织的对兴平县建兴、平掌两个乡开展草地资源试点调查时,针对兴平县哀牢山区轮作较多,而又被紫茎泽兰侵占的现状,1983年提出了“粮草轮作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开展种草养畜示范的意见”。从1984年开始,至1987年,在建兴乡平山寨、羊坪村通过55.3hm2粮草轮作替代试验示范,不仅牧草种植成功,并且有效地替代控制了紫茎泽兰。实践证明,粮草轮作是发展山区畜牧业的有效途径。
    1984年后,兴平县先后引进鸡脚草(Dactylis glomerat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球茎园草芦(Phalaris arundinacea)、扁穗雀麦(Bromus unioloides)、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is)、白三叶(Trifolim repens)等5个禾本科牧草栽培品种和4个豆科牧草栽培品种,经引种试验观察,除扁穗雀麦产量偏低、有“黑穗病”病害和白三叶抗旱能力较弱外,其他牧草品种产量都比较高。总体说来,人工种草已有成功的栽培技术,但缺乏系统管理经验。
    2000年以来,新引进杂交酸膜鲁梅克斯—K1(Rumex patientia ×R. tianschanicus cv. Rumex K-1),到2004年种植面积233.3hm2,2002年引进皇竹草(Pennisetum purpureum×P. typhoideum )试种,到2006年12个乡(镇)种植186.7hm2,全县种植0.3hm2以上的有39户,最多一户种植皇竹草4.5hm2
1.5草食畜生产现状
1.5.1存栏
    200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8.61万头,比2005年增长3.2%,其中黄牛存栏3.86万头,占大牲畜存栏的44.8%,水牛存栏4.56万头,占53%;驴、骡、马存栏1928匹,占2.2%。山绵羊存栏8.9万只,比2005年增长4.26%,其中山羊存栏8.77万只,增3.4%;绵羊存栏1293只,减15.2%。
1.5.2出栏
    2006年全县肉牛出栏2.38万头,肉羊出栏4.96万只,分别比2005年增长4.85%和3.76%。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27.6%和55.7%,比2005年提高0.4%和降低0.3%。
1.5.3产肉量
    2006年牛肉产量2672.5t,羊肉产量889.4t,分别比2005年增长3%和12.1%。肉牛平均胴体重达112.29kg、肉羊达19.95kg。牛羊肉人均占有量由1997年的8.39kg提高到现在的13.56kg,牛羊肉在肉类所占比重达14.3%。
 
2. 新平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首先应认真做好草地畜牧业发展区划,区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特点,把草地资源和畜牧业区划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元江径流新平境内中部偏西地区,把新平切割成两大地域,以元江为界,分为江西、江东两大片,根据自然环境、饲草饲料资源和饲养技术三个要素,可以划分为亚热带河谷水黄牛水禽区、暖温带中山黄牛山羊区和温凉中山山绵羊黄牛区三大片区。位于哀牢山东麓元江以西的江西片区,水热条件较好,牧草生长茂盛,亚热带河谷和温凉山区主要位于本区域,但由于长期毁林毁草开荒轮歇,已被紫茎泽兰害草侵占,严重影响畜牧业及林业、农业的发展。应实行粮草轮作,逐步固定耕地,人工种草,到2010年实现人工种草1667hm2
 
3.主要对策
3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种草养畜工作的领导
    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建立草产业是发展畜牧业支柱产业基础的认识,把种草养畜作为农村扶贫增收的首选项目,建立草业生产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种草养畜工作。
32认真抓好草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解决好天然草地使用权属
    永平县现有天然草地由于使用、管理、建设权没有固定,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草场没有确切的界限,有的草场过牧现象严重,造成了草场退化,应当明确固定草场使用权属及管理和建设范围,谁家使用,谁家管理和建设,以利保护草场。
33改变原始的自由放牧方式,实行分区轮牧
    改变无计划的放牧,防止牲畜任意践踏,实行分区轮牧,既可起到封育草场,提高牧场利用率,又有利于牧草的再生,防止草场退化。
34补种优良牧草,建立改良草地
    兴平县元江以东的广大山区,有良好的草地资源,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根据草群结构和群落生态,有选择地补种优良草种,特别是注意补种豆科牧草以及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品质好的野生牧草。首先在科学养牛、养羊示范区内,选择桂山镇亚尼办事处和老厂乡转马都村公所的部分疏林、林间草场作示范,以期在2—3年实现改良建立6666.7hm2改良草地的发展目标。
35实行粮草轮作,建立人工草场
    兴平县元江以西的哀牢山区,群众开荒弃耕现象比较普遍,一经放荒,既被紫茎泽兰侵占,如把牧草种植引入山地农业,实行粮草轮作,一可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二可以发展草食牲畜,三可以改良土壤。对部分轮歇地固定耕地后可以作为永久性人工草场加以建设,首先选择兴平县建兴乡作试点。根据土地资源调查,建兴乡共有农田农地面积5089hm2,每年耕总面积在1933hm2,占农地总面积的38%,每年有农隙面积3000hm2左右,一般轮间2—4年,先实行粮草轮作,然后固定1333hm2作人工草场。
36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要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在职干部培训班,要更新知识,提高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种草养畜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多途径大力培训农民技术员,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种草养畜技术的提高。
37制定扶持政策,增加投入
    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必须有政策系统配套,加大政策研究和投入力度。省、市、县、乡都应列入财政预算,像“扶持烤烟生产”一样扶持种草养畜。人工种草实行自种、自管、自用,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在自然草场补播优良牧草,经验收合格每hm2补助300元;粮草轮作每hm2补助1500元;退耕还牧建立人工草场每亩补助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