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7)第三期

会泽县草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和建议

[ 发布时间:2008-01-30 来源: ]
会泽县草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和建议
 
夏显著*
(会泽县饲草饲料监理站 会泽县 654200)
 
    摘要:草地资源是会泽县畜牧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草地资源缺乏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重利用,轻管理,草地退化日趋严重。本文就会泽县草地资源的基本概况、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现阶段草地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草地的建设与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草地资源  基本概况  存在问题  建议
 
1 草地资源基本情况
1.1天然草地概况
    据1981年《云南省会泽县草场资源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会泽县有草地面积432846hm2,其中可利用面积370780hm2。根据全国草地分类原则及分类系统划分,全县草地大体分为六类:(1)高山、亚高山草甸类草地。此类型草地面积为17366hm2,可利用面积15480hm2,多数分布在海拔2500m以上的大海、待补、驾车三个乡(镇),平均每公顷产鲜草4123.5㎏。(2)山地草丛类草地。此类型草地面积为124586hm2,可利用面积105606hm2,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下的亚高山、中山和低中山地区,遍布全县各地,平均每公顷产鲜草3460.5㎏。(3)山地灌丛类草地。此类型草地面积为42620hm2,可利用面积36480hm2,分布在全县各地海拔2000~3000m之间的地区,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560.5㎏。(4)山地疏林灌丛类草地。此类型草地面积为56826hm2,可利用面积48033hm2,分布在全县各地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127㎏。(5)山地疏林类草地。此类型草地面积为191446hm2,可利用面积164066hm2,分布在全县各地,面积最广,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824.5㎏。(6)农隙地草丛类草地。此类型草地面积为11280hm2,其中可利用面积11053hm2,主要分布在县内的三坝(金钟、者海、娜姑)两槽(迤车、乐业)的主粮区,平均每公顷产鲜草14000kg。
1.2 人工草地、改良草地概况
    由于长期严重超载过牧,造成草地严重退化,使天然草地产草量低,草质差,枯草期长,远远满足不了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改变天然草地低劣现状,提高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成分,缩短枯草期,减少家畜对天然草地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草地的生产效益。必须引入筛选高产,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建设人工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地,并探索出有效的建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1982~1985年在省、地、县各级科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澳大利亚牧草专家的指导下,引入3个科28个优良牧草品种和5个本地草品种在大海乡滴水岩牧场试验种植。经几年在高、中、低海拔多点种植试验表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扁穗雀麦(Bromus willdenowii)在会泽县种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再生能力强、越冬率高,返青早,枯萎晚,表现较好。小区试验种植平均每公顷产鲜草32.58t,高达102.23t。1982年、1983年在大海乡滴水岩、小犀牛选择以上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品种合理搭配,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改良天然草地333hm2作为示范,并测定了产草量及羔羊增重。在产草量和质量方面,围栏外天然草地平均每公顷产鲜草4302kg,优质牧草成分占总量的40.2%,围栏内改良草地平均每公顷产鲜草13443kg,优质植被成分占总量的52.5%,产草量提高了2.1倍,优质牧草成分提高了12.3个百分点;在羔羊增重试验方面,天然草地放牧组平均日增重60.8g,改良草地放牧组为155.8g,提高了1.56倍。屠宰率天然草地放牧组为35.48%,改良草地放牧组为45.6%,提高了10.12个百分点。由于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综合效益明显著,省内外地(洲)、市、县的领导及畜牧工作者纷纷前来会泽县现场参观考察。1983~2004年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会泽县又先后实施了“种草养畜综示区”、“退草还草”、“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模拟飞播”、“以工代赈”、“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项目,各级共投入资金1309万元,累计完成人工、改良草地建设面积16400hm2,其中人工草地5000hm2,完成围栏面积7800hm2。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存在问题
    会泽县的草地资源,不论是天然草地还是人工或改良草地,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取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2.1 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草地超载过牧,草畜矛盾尖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会泽县人口增加迅速。1960年全县人口为42.34万人,到2000年人口达到了88.28万人,2006年达到94.22万人。同时,草食畜的发展也较快,从1960年的35.68万头(只、匹),到2006增加到了62.57万头(只、匹),而在发展中普遍追求存栏数,并且数量逐年增加。根据草地的类型、等级、产草量和农作物秸秆量,全县理论载畜量为17.71万个黄牛单位,2000年末存栏22.52万个黄牛单位,超载4.81万个黄牛单位。2006年末存栏31.94万个黄牛单位,超载14.23万个黄牛单位。由于严重的超载过牧,草畜矛盾尖锐,草地不堪重负,产草量低,质量下降,退化严重,进入了“超载过牧——草地退化——草畜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怪圈,从而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2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各级政府对草地的建设、保护意识差,重视不够,口头上讲的多,落实在行动上的少,没有真正把草地的建设、保护纳入议事日程,真正认识草地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虽然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只能是杯水车薪,草地的建设、保护速度,远远赶不上退化的速度。
2.3林、牧用地矛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
    林、牧用地缺乏远、中、近期的科学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没有正确处理好种树与种草之间的关系,重树轻草思想严重,从而导致了林、牧用地矛盾尖锐。近年来随着对造林工程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在林、牧用地上,不分草地或林地,只要适合造林的地块都想造林,甚至纯属于草丛草地都在继续造林。这样一来,成片的草地被分割为零星草地,有的无法利用。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种树与种草之间的关系,林地面积逐渐增加而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导致草畜矛盾更加尖锐,牧草退化更加严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4经营管理体制落后,机构不健全
    经营管理上,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相对科学合理、规范,而绝大部分天然草地管理仍然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使用权不固定。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放牧无界,争相放牧,吃大锅饭,靠天养畜,重畜轻草,只索取、不投入。养殖户在草地的建设、管理、利用上没有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自由放牧。饲养户凭主观意识想怎么放牧就怎么放牧,未对草地实行划区轮牧或季节性放牧。三是承包到户难。由于草地地形复杂,植被好坏不等,零星,加之基层的乡(镇)、村委会具没有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又没有一定人力、物力来作保障,所以要使草地真正承包到户,是一件易说却难办的事。
2.5草地退化严重,毒、害植物不断增加
    由于经营管理责任制不落实,严重超载过牧,牲畜的不断践踏,从而阻碍了牧草的再生,致使牧草的营养价值降低,优质牧草不断减少,而劣质草不断增加,部分草地内毒、害植物不断增加,与牧草土壤、水肥 与阳光,不但影响牧草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对牲畜造成一定程度的直接危害。侵害会泽县草地的主要毒、害植物有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闹羊花(Flos Rhododendri)、大蓟(Cirsium japonicum)、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等。
 
3 建议与措施
3.1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业
    对草地实行以草定畜,因草养畜,严格控制载畜量。改变原始的自由放牧方式,实行划区轮牧。根据会泽县夏秋季节牧草生长快、生物量相应较高的特点,发展季节性畜牧业。调整和优化好畜种畜群结构,保留足够的能繁母畜的情况下,入冬前抓紧对肉牛、羯羊、老弱、劣质家畜进行育肥屠宰或出售,以提高家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大力发展农田种草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尽量减轻草地放牧的压力,减缓草地退化的速度。
3.2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在草地的建设、保护上,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草业的重视程度,象农业、林业一样引起高度重视,纳入议事日程。70年代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重草为主,发展畜牧业”。如1978年8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种草比种树容易,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养牛养羊,比种地富足”。为加强对草地的领导和管理,乡(镇)、村委会应有专门的草地管理机构。恢复和治理草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和财经预算,加大对草地的资金的投入,实行国家、集体、群众共同建设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筹集资金,加大对草地的投入,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的
3.3正确处理好农、林、牧用地关系
    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农、林、牧用地矛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林草结合,草保林水,走农业、畜牧业、林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路,防止一刀切。
3.4积极落实草地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草原法》
    积极落实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和《草原法》是当务之急。只有积极落实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和《草原法》,把人、畜、草和责、权、利、种、管、用有机结合起来。着重解决草地管理利用上“吃大锅饭,种畜轻草,靠天养畜,严重过牧”等问题,才能调动广大养殖户建设、保护、管理、利用草地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把草地经营同家畜的发展联为一体,把经济利益与改善生态和谐发展。加强《草原法》的宣传、贯彻落实,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草地、违法开垦草地等导致草地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处罚草地超载,抵制以牺牲草地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5清除毒、害植物,净化草地
    有毒、有害植物的清除对天然草地而言一般是很难办到的,其原因一是面积广,工程量大;二是草地经营吃大锅饭严重,群众对除杂没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所以,毒、害植物的清除主要以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为主,主要措施是在种子成熟之前,动员广大群众根据毒、害植物的生理特点和数量采取不同的清除方法,如西南委陵菜采取重牧,大蓟、狼毒、戟叶酸模,蕨类、蒿属采取刈割,而紫茎泽兰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清除方法。


*作者简介:夏显著(1957- ),男,汉族,宣威人,中专学历,畜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