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8)第二期

肉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 发布时间:2008-04-19 来源: ]
肉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周家文1   董仲生2
(1.南涧县畜牧站,南涧 675700;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小哨 650212)
 
    摘要:通过肉兔巴氏杆菌病的发病、临床症状、尸体解剖、细菌检查、动物试验等方法,对巴氏杆菌病作出诊断、治疗,并提出防治建议。
关键词:肉兔;巴氏杆菌病;治疗;预防
 
概述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兔群中常呈散发,也可引起大批发病死亡。其传染性较强,也常由内源性感染引起。病原有几个血清型,时有免疫后发病现象,造成损失。2008年1月,云南省寻甸县某养兔场死亡129只,现报道如下。
 
发病经过
    寻甸县某养殖场420只的肉兔群,按常规进行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病的免疫。平时部分兔常流鼻液,偶有种兔突然死亡,剖检结果,多在肺部有大面积的脓肿。2007年12月中旬,种兔和幼兔相继发病,至2O08年1月20日,共死亡幼兔96只、种母兔l7只,患病的仍有幼兔42只、种母兔12只。曾在12月底,再次用兔巴氏杆菌苗加强免疫,全群用土霉素、磺胺嘧啶治疗,几天后不出现新病例,不严重的病兔也能康复,但停药后又再复发。
 
临诊症状
    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呆立不动,体温可达42.5℃。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用前爪抓擦鼻部、打喷嚏,鼻毛潮湿蓬乱,有的鼻毛脱落,上唇和鼻孔皮肤红肿、发炎,有的鼻孔周围有痂皮。呼吸时发出鼾声;有的病兔眼、耳、鼻粱、乳房肿胀。粪便稀软,腹泻,拉黄绿色稀粪,混有白色黏液。有的倒地不起,痉挛抽搐,死前体温下降。多在昏迷中死亡。
 
病理剖检
    鼻窦和副鼻窦内有分泌物,幼兔鼻液呈黏液性,种母兔鼻液呈脓性。窦腔黏膜充血、出血。咽和喉出血,气管内黏膜大面积出血。大部分的病兔在肺部有大面积实变,肺实质出血、脓肿,有的整个肺脏高度肿胀,胸腔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液体内悬浮一些大小不等的纤维索性化脓块,肺浆膜上有灰白色纤维素沉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增厚,呈灰白色,肠腔内充满灰白色较黏稠的液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个别病例肝、脾上有少量灰白色坏死病灶,心包膜有出血点,肝脏轻度肿大。肠黏膜脱落。膀胱黏膜呈弥漫性出血。
 
细菌学检查
5.1 镜检 
    取肿大的肝脏凃片,美兰染色,偶见两极着色的球杆菌,荚膜丰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5.2 分离培养
    将心血、肿大的肝脏接种到血清琼脂平板、血液肉汤、厌氧肉肝汤,37℃培养24h,在血清琼脂平板上,出现露珠状菌落;血液肉汤底部微浊。涂片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呈典型的两极着色。
5.3 动物试验 
    取8只约20g的小白鼠,分4个组,分别接种0.5ml、0.2ml、0.1、0ml血清肉汤,隔离饲养,结果前三组均于14h内死亡,第四组健康。取死鼠肝脏凃片镜检,见典型的革兰氏阴性的两极着色的球杆菌。
 
诊断
    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细菌学检查,诊断为肉兔巴氏杆菌病。
 
治疗
    病兔注射青霉索40万单位、链霉素35万单位,每天1次,连续5d。
    全群用氧氟沙星,按20mg/kg的量,混入饲料中,自由采食,连用15d。
    治疗期间,病情严重的病兔死亡13只外,仍有3例妊娠母兔无症状突然死亡,剖检肺脏大面积脓肿,肺的有效呼吸面积不足20%。15d后病幼兔和种母兔完全恢复正常,疫情得到控制。
 
讨论
    兔巴氏杆菌病是6月龄以下幼兔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成年兔也有威胁。目前仍将临床类型分为全身败血症型、传染性鼻炎型、中耳炎型、结膜炎型、生殖器感染型、脓肿型,以前3型多见。
近年来,部分兔场均有种兔观察不到症状,突然死亡,解剖多表现肺部的脓肿。这次,先、后均有种兔死亡。说明巴氏杆菌病在兔场长期存在,危害严重,应引起重视。
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多种血清群,各血清群之间不能产生完全的交叉保护。因此,应认真搞好疫病监测工作,熟悉和掌握当地常见的血清群,用来自同一畜种的相同血清群菌株制成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免疫效果。
兔巴氏杆菌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潮湿、多雨季节多发,成,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近期内,兔群原已用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病疫苗进行过常规免疫和紧急免疫,故未再进行紧急免疫,完全用药物控制,取得较好的效果。
 
建议
    有条件时,可用自制的灭活苗预防或进行紧急免疫,作为正常免疫的补充。寻甸县海拔较高,日温差大,感冒、流涕的病兔在兔群中常年不断,可致抵抗力降低,也不利于幼兔的生长发育,应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兔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