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8)第三期

仔猪痢疾病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 发布时间:2008-09-05 来源: ]
仔猪痢疾病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郭福宗
    (昭通市鲁甸县畜牧兽医局,文屏镇 657100)
 
    摘要:仔猪痢疾主要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原感染引起,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仔猪死亡率较高,病愈猪也往往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就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预防进行探讨,为综合防治该病提出建议。
关键词:仔猪痢疾;病因;防治;措施
 
    仔猪痢疾是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原感染引起的仔猪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仔猪死亡率较高,治愈后也往往生长发育不良,对养猪业造成较大的威胁。现根据临床实践就仔猪痢疾的病因与防治进行分析,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参考。
 
发病原因
    导致仔猪发生痢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境不清洁
    主要是初生一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易感仔猪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母猪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了仔猪的消化道,由于仔猪消化道未发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机能很低,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再加上细菌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与腐败后产生大量气体,增加了对肠道的刺激,使肠道蠕动加剧,造成吸收功能障碍,引发此病。
1.2 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主要发生在仔猪10~30日龄时,气候多变,阴雨天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特别是入秋以后,气候寒冷,地面太凉而又没加垫草,使仔猪抵抗力下降,引发仔猪痢疾。此时由于母乳内转移性抗体逐渐减少,仔猪被迫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抵抗力降低,致病性大肠杆菌致使仔猪发生局部性肠道炎症而发生下痢。病猪排出灰白色或灰黄色浆状粪便,严重的呈糊状且带有腥臭味,身体迅速消瘦,其死亡率的高低与环境条件、有无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如果仔猪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死亡,耐过后也多出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而形成僵猪。
1.3 哺乳母猪患病
    哺乳母猪患病后,往往发生体温升高,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引发乳汁变性,致使仔猪消化不良,原发性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导致仔猪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病变而出现仔猪痢疾。此种情况以产后一周内发病最多,严重时死亡率高达70%以上。
1.4 饲养管理不当
    其一是哺乳母猪突然换料。在初产期,往往由于母猪泌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变饲料配方,加大饲料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当饲料中能量饲料如玉米(Zea mays)添加量超过60%时,仔猪很快便会出现痢疾症状。这是因为突然饲喂高能量饲料形成的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增高,而仔猪的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率很差,打乱了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平衡,导致仔猪下痢。其二是饲料中油脂含量过多、饲料霉变、青料或青贮饲料比例过大,高蛋白饲料中米糠、豆饼、油饼、鱼粉等比例过高,因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健全,采食后出现消化机能紊乱而发病。其三是仔猪供水不足,仔猪开食后,往往食欲都很旺盛,如果此时供水不足,就会导致仔猪误饮粪尿污水,感染细菌,发生下痢。
 
治疗
    仔猪发病如果早期进行治疗,治愈率较高,若治疗太晚,仔猪就会死于脱水和并发感染。
在发病初期,仅出现下痢,尚有一定食欲与饮欲,可在肌肉或皮下注射抗菌药物每天2次,连用2~3d。在发病中期,仔猪除下痢外,食欲废绝,身体明显消瘦,有脱水症状。在注射抗菌药物的同时,进行口服补液,方法是:根据猪只大小,用胃导管一次投服药液300~1000ml。药液的配置以口服补液盐为基础,加入适量抗菌药物,或加少量收敛药物,配合使用葡萄糖和维生素等。对极度衰竭的危重病猪,除用上述方法外,应进行静脉输液,在输入的葡萄糖盐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地塞米松2ml和10%维生素C1~2ml;为防止酸中毒,还可用3~5%碳酸氢钠。同时用消毒灵等环境消毒药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
 
仔猪痢疾的预防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减少仔猪痢疾发生、降低养殖成本的正确途径。
3.1  搞好母猪的饲养管理
    首先应注意母猪全价配合饲料的供应。母猪哺乳期间不要随意改变饲料配方或更换饲料,禁用高能量饲料,防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在供给母猪配合饲料时,限定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搭配比例在60%以下;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8%。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使母猪能够均匀地分泌出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乳汁,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其次要给母猪提供一个清洁卫生、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母猪哺乳期内保持健康。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增强母猪的体质;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母猪产前5d将产圈打扫干净,铺上干燥褥草;临产当天先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液或0.1%新洁尔灭消毒,并把每个乳头的乳汁挤掉少许,再让仔猪吃奶。然后每10~15d用消毒药做1次消毒。
3.2  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在寒冷季节,加强仔猪保温措施,除增加垫草外,用保温伞、保温板或红外线灯泡增温,预防仔猪受凉下痢。仔猪出生后,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再让仔猪哺乳,并视情况对仔猪进行滴服其他抗菌药液,效果更好。为了防治仔猪肠道菌群失调,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0.5%促菌生或其他菌粉制剂,连续服用。在仔猪3~5日龄补水时,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供仔猪自由饮用,并保证饮水的洁净。7日龄起给仔猪补料,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器官发育。对断奶仔猪,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或新霉素,每50kg饲料中添加100g,连续7d。
3.3  加强预防免疫
    一是母猪免疫。使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初产母猪肌肉注射两次,第一次于产前1个月左右。第二次于产前15d左右,经产母猪如果前胎已经免疫过,可于产前15d左右接种1次,此法可以有效预防仔猪红痢。用K88、K99、K98,三价灭活苗或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在母猪产前15~20d免疫注射1次,预防仔猪黄白痢。二是仔猪免疫:仔猪初生后用抗猪红痢血清注射,预防仔猪红痢,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乳的仔猪,可用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口服或注射预防仔猪副伤寒,每头份菌苗稀释后灌服或拌于饲料中让仔猪自由采食,用量为5~10ml;注射时,每头仔猪耳后肌肉注射1ml;另外用促菌生等在仔猪吃乳前喂服,然后哺乳,对仔猪也有一定免疫效果。
 
参考文献
[1] 岳作军.常见猪病快速诊断与防治[M],北京:化工出版社,1998
[2] 吴增坚,等.养猪场猪病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3] 刘红林. 现代猪病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