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8)第四期

文山州牛冻精改良现状及对策分析

[ 发布时间:2009-01-22 来源: ]
文山州牛冻精改良现状及对策分析
 
伍丽仙[1]
(文山州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站,文山 663000)
 
  摘要:分析了文山州牛冻精改良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全州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牛;冻精改良;现状;问题;对策
 
    文山州是云南省的养牛大州,也是近年来云南省实施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的重点地区。针对文山州牛冻精改良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加快全州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的对策措施,促进文山养牛大州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1 牛冻精改良工作现状
1.1 养牛业概况
    文山州地处云南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接壤,是一个以壮族和苗族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应动植物生长发育。全州国土面积31398km2,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面积81.5万hm2,鲜草年产量833.5万t,理论载畜量68万个黄牛单位;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约144万t,各类青绿多汁饲料85万t,理论载畜量40万个黄牛单位;全州年有适宜种草的冬闲田地3万hm2,可产鲜草400万t,理论载畜量52万个黄牛单位。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农民良好养牛习惯、全州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科技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文山州肉牛生产的较快发展,成为云南省的养牛大州。2007年底,全州存栏牛118.1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43.66万头,牛存栏数比“九五”期末2000年的98.96万头增长了19.3%,年均增长2.4%,存栏数位居全省16个州市的第一位;全年出栏肉牛29.43万头,比2000年增长了105.9%,年均增长13.2%。肉牛出栏率24.9%,比2000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农民养牛实现经济收入7亿余元。养牛生产对促进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
1.2  牛冻精改良现状
    文山州的牛冻精改良工作最早启动于1976年,1996年文山州成立畜牧局后,把牛冻精改良技术作为全州的一项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采取行政、技术和经济并进的措施,狠抓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加快推广步伐,呈现出七多的新局面:一是牛冻改配种站点多。1996年仅有10个,2007年增加到528个。二是牛冻精改良覆盖县、乡镇数多。1996年牛冻改仅覆盖5个县7个乡(镇),到2007年已覆盖到全州8个县100多个乡镇;三是配种技术员多。全州牛冻精改良配种技术员由开展初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人,牛冻精改良配种技术员为全州牛冻改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资金投入多。全州累计投入到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上的资金多达1814万元,特别是2005年州委、政府投资1000万元实施牛冻改配种站点建设项目,完善全州牛冻改配种点网络推广体系建设,投入较多;五是配种数多。1996年冷配604头,2001年首次超万头,达11165头,2007年达105014头,占能繁母牛的24.1%;六是产下杂交牛多。牛冻配一年产犊成活最少时仅有133头,1999年增加到1354头,2004年达12321头,到2007年达36244头;七是农民饲养杂交牛收入多。1996年以来累计推广牛冻精改良配种362825头,产下优质杂交牛120432头,农民增收12043.2万元。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农村流传的“黄牛改一改,增收800块,水牛改一改,增收1000块,家有一头牛,小孩上学不用愁,家养3头杂交牛,一年一层小洋楼,家家都养杂交牛,小康生活有奔头”的顺口溜,正是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产生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真实反映。
 
表1  文山州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表
年 度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合计
站点数
10
13
27
33
33
45
50
56
102
148
415
528
冷配数
604
1311
3131
5596
8807
11165
15992
20157
45615
61985
83448
105014
362825
产犊数
133
898
1354
2340
2732
4938
6744
12321
23056
29672
36244
120432
 
2  存在问题
2.1  情期受胎率低
    牛冻精改良配种受胎率的高低是制约牛冻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文山州黄牛冻精改良配种受胎率由40%提高到70%左右,水牛受胎率由不到20%提高到40%左右。但从总体上看,牛冻改配种的情期受胎率仍较低,特别是水牛,有的群众拉牛几次来配不上,影响了牛冻改工作的快速推广,更挫伤了老百姓搞牛冻改的积极性。
2.2  资金投入不足
    文山州地处边疆,由于自然、历史、战争等原因的影响,经济发展较慢,农民贫困、地方财政困难,冻精改良工作存在着群众需要低成本或免费服务与技术部门因投入不足、服务成本增加而使冻改点维持艰难的矛盾较为突出,致使技术部门和农户之间对接能力变弱,许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应用滞后,影响了牛冻精改良推广步伐。
2.3  配种员队伍不稳定
    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牛冻改输精工作是一项集脏、累、风险大,且技术要求较高为一体的工作,配种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配种员经过2~3年的配种实践就被抽调去搞其它工作或调离;有的有思想情绪,输精技术不太熟练,不认真学习母牛发情鉴定技术,不能很好把握适时输精时间,空怀、复配较多,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制约了牛冻精改良技术的大力推广。
2.4  牛冻精改良“三元”杂交进程缓慢
    由于杂交牛具有个体大、体躯健壮、肌肉丰满、增重快、肉质细嫩等特点,倍受市场青睐,杂交牛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广东、广西和红河等地客商纷纷到文山州购买杂交牛,特别是杂交母牛。杂交牛市场售价较高,农民较为贫困,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将杂交母牛基本全部出售,选留的杂交1、2代母牛很少,致使能繁改良母牛基础薄弱,牛冻精改良三元杂交进程缓慢,影响了牛冻精改良效果。
 
发展对策
3.1 狠抓技术培训,提高受胎率
    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行集中培训与跟班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严格配种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配种员输精操作技术、母牛发情鉴定技术,适时输精从而提高受胎率,特别是新上的牛冻改点,配种员必须跟班学习,熟练操作方能持证上岗。稳定冻改队伍,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冻改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养牛户母牛发情表现、妊娠母牛饲养管理、犊牛早期培育、免疫、驱虫、农闲田地种草养牛、肉牛快速育肥等科学养牛综合配套技术的培训,做到良种良养,使杂交牛的杂种优势得以充分体现。举办“赛牛会”把养得较好的杂交牛组织起来进行“选美”比赛,对获胜的“牛小姐”、“牛帅哥”的改良牛养殖户进行颁奖,让众多群众亲眼看到饲养杂交牛的优势和效益,扩大牛冻精改良成果。
3.2  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淘汰劣质公牛
    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种畜禽管理执法力度,对各冻改站点辐射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劣质公牛采取行政措施强制去势,及时淘汰劣质公牛,杜绝乱交乱配。
3.3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牛冻改网络体系建设
    积极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宣传汇报牛冻精改良工作,提高各级政府对推广牛冻精改良技术对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牛冻精改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增加投入,巩固和完善牛冻改点,加强牛冻改网络体系建设。
3.4  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行“三元”杂交技术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行“三元”杂交技术,如对凡饲养二元以上杂交牛留作母本的,免收冻改配种费;凡饲养三元以上杂交牛的,每年按饲养1头三元杂交牛无偿扶助1/15hm2特高黑麦草的种籽等,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扶持,增加能繁改良母牛群,从而扩大二元、三元杂交牛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牛冻改档案,对引进的冻精牛号、系谱、配种的母牛、所产犊牛按其公母和血缘建立系谱档案,对杂交母牛开展选配整群。对繁育的文山高峰牛实行科学饲养,开展提纯复壮,选育提高,提高牛群质量。不断完善改良规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的推行“三元”杂交技术,扩大牛改良效果。在奶牛场及奶牛养殖户中积极示范推广胚胎移植技术,促进文山州养牛业的快速发展。
3.5  加强养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积极引进推广科学养牛综合配套新技术,指导养牛户做好妊娠母牛科学饲养、犊牛补饲及早期培育、母牛选留、疫病防疫注射、肉牛快速育肥、驱虫、厩舍改造、农闲田地种草养牛示范、农作物秸秆氨化等,推行种、料、管、防综合配套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切实提高养牛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6  转变服务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龙头牵引力
    改变县改良站、乡镇畜牧站独家办牛冻改,将配种点建在村上,集中国家、集体、个人的力量抓牛冻改,缩短群众拉牛来配的时间,提高受胎率。改变改良器材、物资统管,实行产权归乡,乡改良点有偿使用,损坏赔偿等管理办法,县改良站按各冻改站承担的任务有计划按时供应所需物资。制定重奖措施,每配一头牛给予配种技术员奖励,调动配种员积极性和促使其配种技术的提高及服务方式的根本转变,做到随喊随到上门配种服务。对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实行本交改良,使牛改良工作全面发展。加快建立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思路,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养牛产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资金和实力的企业及个人发展牛规模化养殖,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重点发展一批专业户、专业村。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扶持优惠政策,如对新建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交易场、养殖场、加工场,可按实际投资享受两年的贷款贴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年饲养存栏牛20~30头的农户,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年饲养存栏牛31~50头的,奖励2000元;年饲养存栏牛51头以上,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对规模养殖示范户进行扶持,以示范促推广。培育壮大规模养殖示范户和加工营销企业,大力鼓励扶持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以各种方式发展养殖、加工、营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龙头牵引力,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加快全州养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作者简介:伍丽仙(1974- ),女,汉族,弥渡县人,高级畜牧师。
E-mail:wswulix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