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牧草研究科研成果

沙弗蕾肯尼亚白三叶、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等牧草

[ 发布时间:2009-03-12 来源: ]

沙弗蕾肯尼亚白三叶

 

  

    品种来源: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2002年12月11日审定。

  特征特点:沙弗蕾肯尼亚白三叶为2倍体,2n=2x=16。多年生草本,异花传粉,自交结实率低。主根发达、粗壮。匍匐茎可斜向上生长,茎节上可长出新根和新枝条。节、叶柄和半数的叶片有毛。1/3叶片沿中脉有一条纺垂形白斑将中脉包在中间,明显区别于白三叶小叶上与中脉垂直的V型白斑;叶缘、叶脉及中叶一侧、侧叶的背部均有丝状柔毛,长度较茎秆和花梗上的短。花梗较长,花序球形,直径约2cm,含小花10~20朵。花冠白色、咖啡色或粉红色,长8cm~9cm。荚果长约5mm,宽近3mm,成熟时由浅绿色变为褐色;每荚含种子2~6粒。种子呈黄、褐、浅橄榄色或黑色,千粒重1g~1.2g。抗旱、耐热、耐盐;抗烟草花叶病毒能力弱、耐寒性和耐水淹能力不如白三叶,霜冻后再生缓慢。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5~7,在酸性土壤生长及结瘤情况比白三叶好。

  产量表现:草质优良,在适宜中温种植区的相对干物质产量平均为4.22吨/公顷。

  饲用前景:在云南适于中温至亚热带,海拔1000m~2500m,≥100C的年积温16000C~60000C,年降雨650mm~1500mm的广大地区栽培;南方中亚热带至暖温带可广泛栽培。

  栽培要点:
  1、适在云南省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地区以及我国南方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种植。
  2、在云南最适播种季节5~7月,我国南方宜于秋季8~9月播种。
  3、肯尼亚白三叶种子细小,故整地要求精细、紧实、无杂草和残茬。
  4、适于与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鸭茅等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永久人工草地。
  5、混播时,肯尼亚白三叶与禾本科可按1/1的比例混播。用种量以12~15千克/公顷为宜。硬实率较高,播前需要进行硬实处理。
  6、无论是否种过肯尼亚白三叶,播种前,都需要专门的根瘤菌接种(CB782)。
  7、与禾草混播时,定植肥的用量为:钙镁磷肥300~600 千克/公顷、硫酸钾50~100 千克/公顷、硼砂5千克/公顷、硫酸铜5千克/公顷、硫酸锌5千克/公顷。

 



 

海法白三叶

    品种来源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  审定时间:2002年12月11日

  特征特性海法白三叶虽然属于中型白三叶,但植株大小几乎与大型白三叶无差异,只是形成的草层比大型白三叶稍矮,但草层更致密。叶色较其它白三叶品种淡,“V” 形斑特别明显。千粒重0.67g ,贮存6个月后的发芽率为85.3%,发芽势77.0%,发芽速度1.2d。抗旱、耐牧、耐热、耐瘠薄、种子生产能力强。最适于云南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种植,在常年1~1.5黄牛单位/公顷的放牧压力下,草地中作为优势种的持续存在时间超过20年。

  产量表现:草质优良,在适宜种植区的相对干物质产量平均为3.82吨/公顷。

  饲用前景:在云南温带至中亚热带,海拔1400m~3000m,≥100C的年积温15000C ~55000C,年降雨650mm~1500mm的广大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种植前景。

  栽培要点:
  1、适在云南省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以及我国南方海拔1400m~2000m的地区种植。
  2、在云南最适播种季节5~7月,我国南方宜于秋季8~9月播种。
  3、海法白三叶种子细小,故整地要求精细、紧实、无杂草和残茬。
  4、适于与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永久性放牧人工草地。
  5、由于其匍匐生长习性,故混播时用种量在2~5千克/公顷的范围内的任何播种量均可。
  6、无论是否种过白三叶,在播种前接受高效根瘤菌都是有益的。
  7、与禾草混播时,定植肥和维持肥的种类和用量为:钙镁磷肥250~300 千克/公顷、硫酸钾100~150 千克/公顷、硼砂5千克/公顷、硫酸铜5千克/公顷、硫酸锌5千克/公顷。
  8、播种后需注意中耕除草,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品种来源:1983年从澳大亚昆土兰州引进原种300kg到云南昆明小哨牧场试验。审定时间:1997年11月18日

  特征特性: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属多年生上繁禾草,须根发达,开花期株高1.8cm左右,穗长15cm~38cm,小穗深棕褐色,花柱为紫色,少数白色,种子较大,宽卵圆形,直径3mm左右,千粒重0.835g,叶片柔软无毛,叶鞘上部靠近节间处微生糙毛。染色体数2n=4x=36。喜热、耐寒、耐旱,草质柔嫩,体外消化率高于同种不同品种的卡桑古拉(kazungula)和南迪(Nandi)竞争力强,混播草地中易形成优势种。

  产量表现: 混播作为永久性放牧地利用,年平均干物质产量4.5~7.5吨/公顷,高水肥条件栽培干物质总产量可达16.5~21吨/公顷(仅一次刈割产量)。

  饲用前景:喜亚热带气候,耐旱、耐寒、抗病,产量高,再生力强,耐牧,草质优良,宜与白三叶混播建立永久性放牧地,在混播草场中生长年限长,自然更新能力强,喜氮,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栽培要点:

  1、于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种植,云南省多数地区,我国南方海拔800m~2000m的中山地区均可推广种植。
  2、在云南最适播种季节5~7月,南方宜于秋季8~9月播种。偏热的地区宜用除草剂清除地面植被后免耕播种,偏凉的地区宜全耕后播种,然后覆土1厘米左右为宜。刈干草或收种地宜单播,用种量15千克/公顷,间隔25cm开沟条播。作放牧地宜与白三叶混播,非洲狗尾草用种量以6千克/公顷为宜,混播草场只有在一定强度的放牧条件下,豆/禾比例才能维持动态稳定。
  3、肥料施用:基肥以氮肥、磷肥、钾肥为主,在云南同时应施铜、锌、硼等微肥,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4、播种后无需特别管理,正常情况下,播种第二年即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威提特东非狼尾草

  品种来源:1983年从澳大利亚引种到云南昆明小哨示范牧场试验。审定时间:2002年12月11日

  特征特性:威提特东非狼尾草为禾本科狼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下繁禾草,自然生长条件下高达40cm~50cm;在放牧或刈割条件下形成低矮致密的草皮层,具粗壮发达根状茎,可横走蔓延1至数米长,匍匐茎具若干节,节着地生根,每节长一侧枝,侧枝之间呈互生生长,侧枝上长第二轮侧枝;叶片常内卷,须根粗硬,入土深。染色体数目2n=36,花穗顶生或腋生,成熟后黑紫色,具2~4小穗,小穗基部有刚毛,种子1~2粒,种子棕黑色,被包于叶鞘内,收种不易,发芽率一般70%~85%,千粒重2.0g~2.5g。该草具有高消化率、高蛋白质、低纤维、适口性好、对氮肥反应敏感、耐重牧、耐干旱、竞争力强等优良特性,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和草坪草。

  产量表现:优质高产,在适宜种植区的相对干物质产量平均为6.57吨/公顷

  饲用前景:在云南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以及我国南方海拔1000m~2000m的中山地区建植混播牧用草具有广阔的前景。

  栽培要点:
  1、宜在在云南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以及我国南方海拔1000m~2000m的地区种植。
  2、在云南最适播种季节5~7月,我国南方宜于秋季8~9月播种。
  3、威提特东非狼尾草可无性繁殖、也可种子繁殖。在进行无性繁殖时,需在雨季或有灌溉的条件下把根茎切成小段,每段含2~3个茎节撒于苗床上,株行距以0.2m为宜,然后镇压,待种茎成活后,均匀施撒一定的氮肥,到秋天便可形成完整的草皮。
  4、子繁殖时,播种量为1~3千克/公顷,播种深度5mm左右。当东非狼尾草用于防治土壤侵蚀和作地被草坪时,播种量可提高到11千克/公顷。
  5、作放牧地宜与海法白三叶或肯尼亚白三叶混播,混播草场只有在较大强度的放牧条件下,豆/禾比例才能维持动态稳定。
  6、肥料施用:基肥以氮肥、磷肥、钾肥为主,在云南同时应铜、锌、硼等微肥,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产量。


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

  品种来源: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1983年从澳大利亚昆土兰州引进。审定时间:1992年3月23日

  特征特性: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为禾本科臂形草属俯仰臂形草种的一个优良牧草品种,全株青绿色,株高90cm~120cm,茎斜生呈俯仰状,分蘖较多,丛生,茎杆中空,圆形,叶片披针形,叶色暗绿。散穗花序,其上呈直角单侧着生1~4个无柄的穗状总状花序,形状如旗,故又称旗草。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喜高温高湿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尤喜含氮高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草地上,由于形成了稠密的草皮层,故能有效防治恶性杂草飞机草的侵入。自然更新能力强,在重牧或火烧后恢复较快。耐旱,在干热河谷地区亦能良好生长。年可收种两次,种子产量较高。

  产量表现:在适宜种植区年干物质产量可达23.9t/ hm2。

  饲用前景: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具有广泛的种植前景,既可放牧利用,又可刈割利用,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

  栽培要点:
  1、适宜云南省年均温大于190C、年降雨量高于800mm、海拔大于1200m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和南方类似地区种植。
  2、地面宜全耕处理,除尽杂草,平整精细。
  3、采用种子播种,单播播种量为7 千克/公顷,混播用种量为3 千克/公顷 。
  4、种子处理:采用浓硫酸处理种子,提高发芽率;或使用经后熟的隔年种子。
  5、播种宜在雨季来临前进行,一般为6~7月。
  6、定植肥和维持肥的种类及用量分别为:钙镁磷300 千克/公顷+硫酸钾150 千克/公顷+硼砂5千克/公顷+硫酸铜5千克/公顷+硫酸锌5千克/公顷。



    地址:昆明市小哨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邮编:650212
    联系人:黄必志
    电话:0871-67391020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水产科技网http://www.ahf.com.cn/Naturalresourcesgrass.asp?id=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