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9)第一期

大姚县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建议

[ 发布时间:2009-03-23 来源: ]
大姚县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建议
 
李文刚
(楚雄州大姚县畜牧兽医局,大姚 675400)
 
    摘要:生猪生产关系到农村和城市猪肉的供给及肉价的波动幅度,大姚县的生猪生产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就抓好和巩固规模养殖户、建立养殖示范小区和母猪养殖示范村、稳定和促进农村散养户等生猪生产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生猪生产;持续发展;措施
 
1。概述
    大姚县的畜牧业作为农业中的一项传统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撑起了与种植业和林业三分天下的蓬勃势头,2007年底畜牧业产值(10461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22%,人均畜牧业收入近1400元,尤其养猪业成了坝区乃至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主要门路,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收入总产值的53.49%,也是大姚县产值上亿元的产业之一。
    大姚县的生猪生产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一杆称收购、一把刀屠宰、统一销售的专项经营,直至1984年后生猪派购任务的解除,随着生猪派购政策的解除及放开,农户自主生产、自主经营,加之猪品种改良,建立养猪基地,推广“养猪八改实用技术”。如今大姚县的生猪生产不仅打破了吃肉靠外购进的被动局面,而且在保证了自给有余的前提下出县生猪数量逐年增加。至2007年底存栏生猪179610头,共出栏生猪202415头,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销售出县占到一半。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劳务输出导致从事种养殖业的人数逐步减少,同时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品突出,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倍受关注。在此情况下,怎样保证大姚县生猪生产的稳步发展、安全生产,已成为事关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社会性问题。
 
2。大姚县生猪生产的制约因素
2.1  专业化养殖水平低
    全县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户仅72户,2007年底共出栏肥猪17598头,占全县生猪出栏202415头的8.7%;而饲养条件和管理不规范,仔猪来源混杂,隐患极大,环境污染也较为突出。养殖场无专业技术人员,因而疫病防治无操作规程可循,多为个体户经营。
2.2  无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养殖示范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养殖示范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形不成标准化的批量商品,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2.3  农村散养户多,防疫工作难度大,疫病监测防控难
    全县90%以上的畜禽产品都来自于农村散养户,生猪出栏主要依赖于农村。
 
当前应采取的发展措施
3.1  抓好和巩固规模养殖户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农村从事散养或小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10~50头)的农户越来越少,农村的养殖户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规模难以扩大。如果年出栏肥猪50头的收入还不及出外打工的收入多,那么农户就不会扩大规模养殖而放弃畜禽养殖,转投其它行业。因此,要在抓好和巩固现有规模养殖大户的基础上把现有年出栏肥猪100~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扶持发展成为专业养殖户,把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副业养殖户发展成为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007年末,大姚县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7户(年内共出栏生猪7396头),年出栏生猪100~500头的养殖户27户(年内共出栏生猪5384头),年出栏生猪50~100头的养殖户38户(年内共出栏生猪4818头)。如果通过多方努力,在资金与技术上对这些中小规模的养殖户给予适当的扶持,将中小规模的养殖户扶持为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户。这样就增加了肥猪的出栏率,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肉食品;也有利于疫病防控,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和规模化生产,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就业岗位。
    具体措施:(1)在有扶持资金的情况下,对年出栏100~500头的,饲养适龄母猪1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户,每户给予3~5万元的扶持资金或无息贷款;对年出栏肥猪50~100头的,饲养适龄母猪5头以上的养殖户给予1~2万元的扶持资金或无息贷款用于种猪购买、厩舍改造。这样通过1~2年的发展就可发展成为年出栏500头以上肥猪的专业养殖户和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户;(2)在技术上,固定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3)及时传递畜产品流通信息;(4)为养殖户与畜产品加工企业牵线搭桥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加工企业。
3.2  建立养殖示范小区和母猪养殖示范村
    这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因为通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定一定的区域建盖畜舍,集中饲养、分户管理,其优势在于:①人畜分开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现在农村养殖畜禽畜舍多为人畜混杂,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容易引发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②利于保护环境。通过建立养殖示范小区,采取污物统一处理排放,粪便统一堆放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污水、粪便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粪便、垫草的集中堆放发酵杀死寄生虫及虫卵、细菌、病毒,减少疫病的传播。③便于牲畜定期接受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对小区内的畜禽进行统一免疫,改变目前疫病防治过程中注射工作量大,时间不统一,疫苗难以保管而造成的免疫失败。④便于畜产品的销售,降低畜产品运输的运销成本,同时避免了村寨之间的疫病传播和在收购中运销户恶意压价。⑤便于建立养殖母猪示范村。首先,建立繁殖母猪示范村可稳定繁殖母猪的存栏数,保障仔猪的批量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仔猪。其次,可以统一品种,保证仔猪的规范生产,达到毛色和质量的统一。再者,利于繁殖母猪群的疫病防治,比如蓝耳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具体做法是:除三台、昙华、桂花乡外,选其余9个粮食基础好、气候温和的乡镇发展50~100户有一定养殖基础的农户,按每户年出栏肥猪10~50头或年出栏仔猪40~60头的规模建立养殖示范小区或养母猪示范户,每户按标准建30~50 m2的厩舍,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或小额信贷资金扶持,那么全县每年可多出栏1.2万头肥猪(以每乡50户,户均养母猪5头,年产仔育成50头仔猪计)。这样一方面可增加生猪的市场供给,另一方面又可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稳定农村社会环境。再一方面是由于投入不大,有利于规避市场风险和环境保护,因为这些农户饲养量不十分大,动物的排泄物也不算多,算是副产品,猪粪尿主要用于沼汽池或农田、山地。
3.3  稳定和促进农村散养户的发展
    大姚县的80%以上农业人口都有养猪的传统,还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从2007年年末全县生猪存栏和出栏率情况可看出,农村生猪散养户的存栏量占全县生猪存栏量的98%,出栏量184817头占全县年出栏总数的91%,因此,农村散养户生猪生产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姚县生猪生产的发展,还直接关系着市场猪肉的供给及生猪价格的稳定。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第一、在猪价低迷的时候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或保价收购。比如2006年,肥猪、仔猪价跌至4.80~5.20元和1.20~2.00元/kg时,对年出栏肥猪5~10头的农户进行适当的补助,使生猪养殖户不至于亏完了或保持在亏盈临界线(活猪5.50元/kg)。特别是养母猪的农户,在仔猪价格低迷时,如果对他们饲养的母猪每胎能给予150.00元左右的保种补助,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卖掉母猪,也就不会造成由于猪源紧张而引发的生猪和猪肉价格的猛涨。第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的科技含量。目前农村散养户的生猪生产科技含量比较低,表现为疫病防范意识差,基本上没有按免疫程序进行疫病防控的意识,从而造成有些疫病时有发生,生猪常发病或死亡、流产、不孕、产死胎等;用药用料不科学,滥用抗生素或把抗生素作保健药品;过量使用铜、铁、硒等微量元素,生长激素等,造成猪体内营养失衡,破坏了猪的免疫功能和有益微生物体系的平衡,同时导致药物残留、微量元素的超量排泄带来水体和环境的污染。第三、加强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定期进行畜牧生产信息交流,使广大农村散养户及时了解和掌握周围畜牧业生产动态、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等,以利养殖户根据市场动态与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畜牧生产决策。第四、引进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通过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大姚县的畜牧业生产,特别是生猪生产得到平稳、长久的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发展的目标。


*作者简介:李文刚(1956- ),男,汉族,大姚县人,中专,畜牧师,E-mail: dylw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