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9)第二期

加快漾濞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 发布时间:2009-05-09 来源: ]
加快漾濞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马春兰[1]
(大理州漾濞县兽医防疫工作站,云南漾濞 672500)
 
    摘要:针对漾濞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形式及现状,找出养猪生产过程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漾濞县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猪生产;问题;发展建议
 
    生猪生产是漾濞县畜牧业的优势产业,同时也是漾濞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猪业是优化漾濞县畜禽资源利用,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漾濞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生猪业发展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产业增效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猪肉品质和安全水平。提高肉猪市场竞争力,从而使生猪业形成政府用力、农民用心,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生猪生产形势和现状
    几年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紧紧围绕“科技兴牧”战略,立足产业需求,培育产业实用技术,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为实现生猪业丰产增效,农民有效增收提供技术保障。2008年,全县生猪存栏106854头,比2005年增13.5%,肉猪出栏100918头,比2005年增15%,猪肉产量888.5t,比2005年增12.5%,人均占有量80kg,畜牧业产值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5%,牧业收入1.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2%。
1.1 抓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漾濞县动物疫病防制工作始终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制,全防全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通过多年努力,免疫机制上逐步实现由原来单一性免疫的常规防疫向多病种广泛覆盖的新型动物免病机制转变。工作职能逐步实现了由原来单一性预防职能向“免、检、驱、监、治”多重性职能转变,形成了W病、蓝耳病、猪瘟、猪肺疫为免疫内容的生猪计划免疫格局。2008年注射W病137156头,猪蓝耳病29642头,猪瘟221535头,使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机制正向统一指挥、覆盖广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反应快捷的工作机制日趋健全和完善。
1.2 突出品种改良,提升猪群品质
    生猪品种改良是实现猪肉产品优质、优化、产业发展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和核心,多年始终坚持不断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构建生猪品种优化选育和改良框架,实现猪群结构不断优化,猪群品质不断改善,猪肉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格局。一是形成了以县家畜改良站为轴心,先后在漾江镇、顺濞乡、平坡镇、龙潭乡等重点猪产区进行猪人工授精改良的服务网,实现年改良10000头窝;二是对边远生猪次生产区实行有计划地投放种公猪进行本交,以扩展品种改良空间和服务区域,2008年以来先后投放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种公猪150头。
1.3 围绕项目建设,重抓科技示范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实行技物配套,围绕“种、料、防、管”环节进行综合技术集成式扶持,达到依靠科技提高养猪效益的目的。一是认真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以优质、高效、绿色环保要求抓省下达漾濞县的金星、平坡、脉地三个生猪养殖小区。通过实施,年底三个生猪养殖小区将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二是大力实施“三高”母猪示范区建设,围绕高受胎、高产仔、高育成、抓示范、提高生猪生产效力。
1.4 抓社会化服务网络、营造发展环境
    社会化服务网络是支撑生猪加快发展和刺激生猪扩大再生产的有效载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一是按照市场职能,有计划地适度发展饲料经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2008年,全县发展饲料经营户38户,年销售量约2500t。二是培育市场功能,鼓励发展生猪加工贩运户,不断刺激生猪生产的发展。2008年,全县固定生猪加工贩运户近100户,全年外销生猪1.4万头。三是积极造就一批专业能手,不断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在生产实际中积极扶持有致富头脑,有科技意识,能吃苦、有生产基础的养殖户,实施规模养殖,带动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分散而脆弱的生猪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一体化发展,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2008年,全县出栏肉猪20头以上养殖户达1130户。
 
生猪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技术体系支撑
    由于漾濞县地方财政困难,缺乏投入保障机制,导致生猪生产的投入与发展要求差距大,难于建成现代化生猪生产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设置不合理,产前和产后服务功能脆弱,严重地制约了生猪产业化发展进程。
2.2 规模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和详实规划带动,无法形成良性的产业链
    目前,漾濞县内生猪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企业缺乏,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商品流量小,流向不合理,既不利于刺激生产,也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和产业链的延伸。同时,目前全县无生猪专业交易市场,加上对发展生猪缺乏扶持政策和详实的具体规划,因此,生猪发展出现随意性、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2.3 养殖方式传统单一,导致产业抗风险能力低
    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而全,落后的传统养殖意识和方式,形成了分散的、无序的生猪生产局面,导致生猪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弱,一遇市场价格滑坡,容易影响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
2.4 生猪内部结构不合理
    一是生猪品种结构不合理,广大山区品种退化严重,良种覆盖率低;二是品种内部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猪比例过低,繁殖周转慢,生产能力不足。
 
加强生猪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提高对发展生猪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发展思路
    生猪业是漾濞县着力培植和发展的优势产业。既要看到发展生猪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又要看到生猪发展对提高生活水平,稳定市场供应,以及促进有机农业的作用;还要看到在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的收益。因此,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上下联动,着力提高产业质量,提高肉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2 积极推进生猪经营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工作核心,坚持调结构、靠科技、抓质量、强管理、兴加工、活流通、出效益的工作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体制改革。走“公司+经纪人+农户”或“基地+农户+运销户”的模式。
3.3 着力提高生猪发展质量和养殖效益,实施好生猪三大工程
    要瞄准市场需求消费热点,较变增长方式,尽快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改革单纯依赖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粗放经营模式,走以优化结构为主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把生猪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加大力度实施生猪良种工程,生猪健康安全保障工程和市场信息工程。
3.4 加大对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生猪养殖户整体素质
    一是针对一批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实用技术,如现代化养猪配套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技术,要加强推广力度和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重点抓好新品种、新科技的引进开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大批善于经营的行家能手。
3.5 要抓好典型带全面,强化辐射带动功能
    针对漾濞县生猪发展层次低,市场培育滞后,商品量小的实际,一是要通过典型引路,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水平;二是集中扶持一批生猪养殖大户(场),培养科技带头人队伍,农民经纪人队伍;三是大力实施优质高产养猪示范工程,建立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引导生猪养殖向优质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1]作者简介:马春兰(1964- ),女,汉族,中专,助理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