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9)第二期

提高巧家农村养猪效益的途径

[ 发布时间:2009-05-09 来源: ]
提高巧家农村养猪效益的途径
 
罗国荣[1]
      (昭通市巧家县农业局,巧家654600)
 
    摘要:养猪是巧家县传统产业之一。养猪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通过分析巧家养猪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阐述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养猪;经济效益
 
概述
    巧家,古之堂琅,历史悠久,沟壑纵横,山峦叠障,人们世代依山而居,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畜牧业是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养猪业在畜牧业中独占鳌头,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中的90%左右,是农民特别是二半山以上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虽然通过政府的引导,科技的推广,养猪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养猪的利润太少。在如何提高农村养猪经济效益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存在问题
2.1 生猪生产中的问题
2.1.1  育肥方法
    一是绝大多数农户还在采用“吊架子”的方法,即在前期大量喂青、粗饲料,精料投入少,当猪长到60~70kg后,才逐渐增加高能量精料。这种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但由于猪的前期正常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得不到满足,因而饲喂时间太长,一般需要一年以上时间,饲养维持消耗太多,不仅没有节约精饲料,反而造成精料浪费,而且还浪费了赚钱的时间。二是相互攀比喂“老憨猪”现象严重。谁家出栏的猪大,谁家就很有“面子”,因而还有人家一头猪喂两年甚至两年以上,究其原因,是与消费观念有关,猪越大,越受青睐,出售的单价越高(如目前生猪市场价为200kg以上的16元/kg;150~200kg的14元/kg;100kg左右的12元/kg)。
2.1.2 饲喂方法
    一是熟食加稀汤,喂量无保障。在巧家农村,特别是二半山以上区域,许多养猪户有将所有饲料煮熟再添加很多水后饲喂的习惯,水的多少不定量,使得猪只无法保障正常需要量。总以为熟食可以软化粗纤维,提高消化率,水多可以减少饲料用量,殊不知熟食损失了青、精料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汤饲喂不仅降低了胃肠的温度,还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加速胃排空,使饲料在胃中停留时间缩短,势必降低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据试验,玉米、稻谷、小麦等常用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会损失5~10%,除豆粒籽实应熟喂外,多数精料类型饲料,生喂比熟喂好,生料饲喂,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8%左右,每增重1kg毛重,可节省精料0.25kg。
    二是饲喂不定时、也不定量。饲喂时间根据农活而定,闲时早喂,忙时迟喂;喂多喂少随意性很强,不知道定时饲喂可以使猪养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想去吃食,并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易消化,不易闹胃肠病。如果喂食时间不固定,打乱了猪的生活规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消化不良,导致猪患胃肠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增重缓慢。
    三是饲料单一,品质无保障。农村习惯于家中有什么就喂什么,产洋芋的地方喂洋芋,出玉米的地方喂玉米,不知道营养是加速猪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如果饲料的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齐,缺少必要的蛋白质或其它营养成分,就会造成饲料报酬低、料肉比提高。据试验,用混合料喂猪,料肉比为2.6~3.2:1,而用单一的稻谷或玉米喂猪,则料肉比是4.7~5.3:1。
2.1.3 厩舍环境卫生差
    经过近几年的科技推广,修建了一些卫生厩,但主要集中在养猪专业户及养猪大户,覆盖面还不达到10%,更多的饲养农户还是传统的厩舍饲养,“养猪不赚钱,为了肥块田”的思想还存在,厩舍成为积肥的“理想之地”,粪草太多,雨天稀泥塘,难有下脚的地方;晴天蚊蝇到处飞,环境卫生差,致使猪易患病。
2.1.4忽略驱虫
    猪体内外的寄生虫对猪的危害很大,在相同条件下,蛔虫病猪比未感染猪增重低25~30%。在巧家广大农村,未养成定期给猪驱虫的习惯,认为只要猪不病,吃食就可以了,很少追究长得慢的原因。
2.1.5 医治病猪方法不当
    表现在一是青霉素万能,现在许多农家养猪户都备有青霉素,只要猪一出现停食、少食现象,不加分析和诊断,就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其实,青霉素只对革蓝氏阳性细菌有效果,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病毒都无效。二是企图一次用药就能治愈。目前还有不少农户,认为一次用药就要能把病猪治愈,常常是一次用药不见效就更换其它新药。其实,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时间后,由肝肾排出体外,要使药物持续发挥药效,那治疗就会有一个疗程,多数药是日用1~2次,连用2~3d,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三是选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好。有不少养猪户在使用抗生素上存在着误区,认为把多种抗生素混合在一起,总该会有一两种起作用,往往不加分析,盲目的将几种抗生素合用,特别是同类的抗生素合用,可导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强,同时也增大了药物的副作用。四是药物随意配合,加大剂量。现在有不少人认为一种药物效果差,病菌耐药性强,要用多种药物配伍,加大剂量才会有效果,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并非全是这样。如磺胺类药物与青霉素配伍会降低青霉素的效果,与维生素配伍会产生沉淀。
2.1.6不重视对猪的防疫
    “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现象,在巧家广大农村散养户中还存在。动物疫病错综复杂,一种疫苗只能防一种动物疫病,有的养猪户生猪注射一种疫苗后,一旦发生另外一种疫病而死亡,则认为防疫没用,从而再不重视对猪的防疫;还有部分养猪户,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防不防无所谓,甚至认为生病与否靠运气,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
2.2 生猪发展中的问题
2.2.1 养猪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
    规模养猪户不多,仅占总养猪户的5%左右,农村分散饲养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生猪改良覆盖面低,供种能力普遍不足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全县没有一个种猪场,2008年末存栏基础母猪3.5万头,年可提供仔猪45万头,仅能满足需要的70%左右。
2.2.2 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对养猪业的投入虽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仍然偏少。直补政策刚刚起步,补贴范围小,广大农户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缺乏规模养猪业发展的自有资金。金融部门对农户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难以适应养猪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3 生猪销售中的问题
    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不高。县内虽有畜产品、饲料等加工企业,但都存在规模小、水平低、产品老、特色少、链条短、市场小的问题。全县标准化一点的定点屠宰厂也才刚刚启动,没有一个规模的肉制品深加工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仍以买卖关系为主,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机制,养猪效益无保障,养猪积极性得不到保护。
 
3 对策与措施
3.1 提高认识,加强指导
    县、乡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组织广大技术人员深入农户指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挂钩指导办法,用3~5年的时间,转变农户的经济观念、消费观念和传统养猪方法,大力推进生猪饲养管理中的改革,一是改“养猪为种田”为“养猪为找钱”的经济观念。二是改生猪乱交乱配为良种良法。实践证明,用巴克夏、大约克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后代,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力强、又受市场青睐,最适宜巧家县推广;三是改传统厩为卫生厩。把传统的“积肥”厩改为带沼气池的卫生厩,既便于清扫、消毒,又可解决农户的燃料问题;四是改“吊架子”为“直线”育肥。猪的月龄越小,生长代谢越旺盛,饲料利用率越高,采用直线育肥,能大大缩短饲养天数,降低维持消耗;五是改熟喂为生喂。生喂不但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易损失,杜绝了因青料焖煮而引起的猪亚硝酸盐中毒,而且还省时、省工、省钱;六是改有啥喂啥为喂配合饲料。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不同的需要量,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配合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缩短饲养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粮油、食品的副产品和多种工业下脚料,扩大饲料来源;七是改随意饲喂为定时定量饲喂。摸清猪大致的采食量后,确定一个大体的喂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猪的食欲规律一般是傍晚最旺,早晨次之,午间最差,一天的喂量应大体根据这个规律来分配,使猪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八是改重养轻防为养防并重。防重于治,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扎实抓好免疫工作,杜绝或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九是改喂大猪憨猪为适时屠宰。据试验,猪在100~125kg时出栏,肉料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3.2 落实扶持政策,建立长效的扶持投入机制
    抓住巧家县境内白鹤滩巨型电站、牛栏江梯级电站建设之机,大力发展规模养猪和养猪小区,转变生产方式,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养猪。一是解决好养猪户缺资金的问题,一方面把规模养猪场(户)作为信贷的重点,简化贷款程序,改进担保方式,放宽抵押条件,为农民发展养猪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立项,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省市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生猪产业化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当前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市财政和业务部门等争取立项投资。二是县乡两级建立扶持发展基金,在养猪业发展的低潮时,对重点养猪场进行扶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3 保护养猪户的收益,对接市场,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一定实力的肉类加工企业落户巧家县,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投资环境,各相关部门要为企业的具体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让投资者扎得下来,发展得更好,真正成为带动巧家县畜牧业发展的龙头。发展过程中,也要扶持现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引资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生猪交易市场,成立生猪营销协会,让市场对生猪生产起到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让生猪生产者能及时掌握生猪市场信息,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切实保护养猪业的利益,提高生产积极性。同时采取区域联合,充分利用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优化势,积极与昆明、西昌等城市对接,争取成为他们的畜产品供应基地。


[1]作者简介:罗国荣(1966- ),男,汉族,云南巧家人,大专,畜牧师,巧家县兽医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