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产业扶贫工作
发布时间:2018-04-17点击数:3898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农业厅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我院取得的“云岭牛”新品种、饲料研发、牧草新品种选育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肉牛核心育种场建设、云南省草地畜牧业创新团队、云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包帮”定点扶贫、“三区”科技服务等措施和途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全省草地畜牧业产业扶贫工作。
一、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动产业扶贫工作
在云南省科技厅指导下,成立了“云南省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作为联盟依托单位,组建了我省共有30余家大型肉牛养殖企业为成员单位的联盟。通过“云岭牛”养殖及配套技术的技术服务与应用,在云南马龙双友牧业公司、云南海潮集团听牧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楚雄禄丰彩云印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云南爱伲农牧公司、德宏彩云琵琶食品公司、大姚齐和牧业公司等养殖企业累计推广云岭牛种牛7583头,冻精484.4万剂,扩繁及生产杂交牛249.2万头;带动种植优良牧草278.5万亩,开发利用经济作物副产物和农作物副产品2.36亿吨,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焚烧,减轻了环境污染,新增经济效益64.38亿元。通过公司+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扶贫农户8000余户,扶贫人数超2.5万人,带动了云南产业扶贫的步伐。
同时,根据云南省关于“云岭牛”产业化规划,在云南不同的区域建立了10个云岭牛种牛扩繁场,每年为社会提供优良种牛2000余头,以解决“云岭牛”的市场需求,加大了云岭牛新品种的扩繁速度,为企业和农户供种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成立“云南省草地畜牧业创新团队”、“云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产业发展和扶贫提供技术保障
在云南省科技厅的关心和支持下,依托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云南省草地畜牧业创新团队”、“云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重点对云南省大宗经济作物“香蕉茎叶、油菜茎秆、甘蔗茎梢、蚕桑茎叶、木薯副产物、麻类等”副产物开展饲料化研究,成功开发出转化利用的饲料化产品,为经济作物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开辟了新方法,为草地畜牧业产业发展打开了饲料供给提供新来源,同时为这些产区增加了经济效益新路子。
三、“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带动产业扶贫
1、自开展“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以来,按照云南省农业厅有关帮扶工作部署,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确定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向,给予了西盟县养殖户4万元的肉牛饲料10吨,有效缓解了冬春肉牛饲料短缺的问题。
2、通过“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2017年,云南省第三批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黄必志工作站落户西盟县,工作站经费30万元。工作站将立足西盟现状、把肉牛养殖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种养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加大成果转化,积极探索适宜西盟县的特色发展道路,将在西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立一套政府+科研单位+企业+贫困户的多重脱贫攻坚保障模式,让简单脱贫走向持续脱贫在西盟“直过民族”中形成了可复制的扶贫模式。
3、通过与西盟县人民政府、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在西盟县开展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2017年,为云南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159头云岭牛,给予了193万元的优惠,为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
4、通过云南省委组织部实施的“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工作,西盟县畜牧站技术人员岩刚同志到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进行一年的研修学习,研修期间积极参与了青贮制作、肉牛饲养管理技术、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16次,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通过一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云岭牛养殖及配套技术,为西盟县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积极开展云南省“三区”科技服务,带动产业扶贫
从2014年10月至今,共动员组织科技人员60余人次到云南省“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科技服务,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养殖过程中减少了牲畜的死亡、拓宽了牲畜饲草来源,提高了饲草品质,增加了牲畜养殖数量,养殖企业的养殖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累计培训“三区”基层科技人员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肉牛产业发展及云岭牛养殖关键技术》、《种草养畜实用技术》、《云南优良牧草品种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5000余册。累计服务“三区”养殖企业60余家,养殖肉牛1.5万头,通过开辟饲料来源、种植优良牧草、减少牲畜冬春死亡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每头肉牛产生经济效益按2000元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辐射带动提高“三区”周边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水平,为产业扶贫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五、下一步产业扶贫工作
在下一步的产业扶贫工作中,将根据上级部门的具体部署和实施情况,加大草地畜牧业产业扶贫力度,紧紧围绕“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发展常绿生态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对科研成果再孵化,让成果在推广应用之前得到充分示范,为云南省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管理处